認識自己,反轉為正面意圖 第九篇 自尊
文/丁美月 核心轉化
自尊是指如何評價自己,對自己正向和負向的評價。當我們認為自己積極、有價值、成功時,我們的自尊較高;反之,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、失敗或沒有價值時,自尊就會降低。想像你今天收到了一封對你評價的信,裡面有99條稱讚,只有1條批評。你會專註於哪一條?很多人會放大那一條批評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。別讓一條批評,掩蓋了99條稱讚。
英國文豪莎士比亞《哈姆雷特》名言:To be,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「要活著, 或是不想活下去,正是目前問題之所在。」在這場戲中,哈姆雷特獨自思索人生的意義。他面對的是父王被謀殺、母親再婚的打擊,以及內心道德與復仇衝突的痛苦。「是否忍受命運之矛與箭的打擊,或挺身反抗這一切苦海,以行動終止它?」
哈姆雷特的掙扎,正是自尊被撕裂的表現,可從三點來看:
一、「理想我」與「現實我」的巨大落差:他理想中應是正義的王子、父王的復仇者,現實中卻感到無力、迷茫、失落感。
二、反覆思索「應該如何做」、「別人怎麼看我」、「若我失敗,我是誰?」失去行動的力量,自尊在懷疑中逐漸破碎。
三、質疑自己是否有資格存在?哈姆雷特自尊的崩解,其實不只是要不要活下去,而是「如果我連自己都看不起,那我還有什麼理由活著?」
這正是許多人在低自尊狀態下會有的深層思維。
斯多葛主義大師(Stoicism)—愛比克泰德(Epictetus,約於公元50年—135年):「我們不能選擇發生什麼事,但可以選擇我們對事情的反應。」愛比克泰德教導他的學生要分清楚兩件事:
一、我能控制的事,如:我的思想、判斷、行為等。
二、我無法控制的事,如:他人的看法、世界的變化、身體疾病等。
愛比克泰德說:「困擾我們的從來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。」當我們太在意他人的眼光時,自尊就會變得搖擺不定。今天有人讚美我,我感覺自己很好;明天有人批評我,我就自我懷疑。這其實是把自尊交給別人來決定。
當別人誤解你、貶低你時,你有兩個選擇:
一、反應式思維:以情緒主導,容易自責、自卑或憤怒。
二、選擇式思維:停下來、評估這些評價是否合理,然後選擇自己的反應。
這就是斯多葛主義所強調的「回到內在主權」。當你感到被批評或否定時,你可以練習問自己:「這個評價是我可以控制的嗎?」「這個人真正了解我嗎?」「就算他不喜歡我,我的價值真的因此減少了嗎?」這些問題會讓你從被動的「受傷者」轉化為「主動者」。
國王與三面鏡子的故事:
有位國王擁有三面鏡子,第一面是普通的鏡子,反映出真實的自己;第二面是魔法鏡,讓他看到理想中的自己;第三面則是宮廷大臣手中的鏡子,映照出他應該成為的模樣。國王每天站在這三面鏡子前,發現自己「理想中的我」與「應該成為的我」總是不一樣,這讓他產生困惑。最後,一位智者告訴他:「真正的快樂來自於接受真實的自己,並努力成為更好的版本。」
調整比較方式的小練習:當我們總是與那些遠超過自己的人比較時,容易產生挫折感,試著回想,你上次與他人比較而感到不安的情境是什麼?你能否換個角度,與過去的自己相比,而不是與他人競爭?
「自我差距」的調整:
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E. Tory Higgins 提出了 「自我差距理論」(Self-Discrepancy Theory),每個人的自我概念,主要有三種「自我」類別:
一、真實我(Actual Self):現在狀態的自己。
二、理想我(Ideal Self):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。
三、應該我(Ought Self):個人認為自己「應該」成為的樣子,社會期待的自己。
當「真實我 」與「 理想我」差距大時,會帶來失望、沮喪、低自尊。例如:一個想成為成功藝術家的年輕人,卻發現自己沒有達成理想,可能會感到失望。
當「真實我 」與 「應該我」不符時, 自我會感到 內疚、焦慮、羞恥。例如:一位母親覺得自己應該是更細心的父母,但發現自己沒做到,可能會感到內疚。
提升自尊有四種方法:
一、透過縮小自我差距或調整目標,提升自尊與幸福感。
二、接納真實自己。法國作家羅曼·羅蘭Romain Rolland說:「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,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,仍然熱愛生活。」包括熱愛不完美的自己。
三、持續成長,找對方向。就像竹子前四年幾乎不長,但第五年開始一飛衝天—人生的進展也需要累積。
四、正向比較。與過去的自己相比,而非無止盡追逐別人。
讓我們一起來念「自尊祈禱文」,來提升自尊。
慢慢深呼吸,身體放鬆!
親愛的宇宙!
願我學會以溫柔的眼光看待自己,
在愛與接納中,找到內在的平靜。
願遭受的批評, 無法否定我存在的價值。
讓愛與支持成為我的內在聲音。
願我在行動與努力中, 看到自己的成長與光芒。
即便世界關上一扇門, 我仍然可以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。
願發掘自己的天賦, 選擇適合的領域, 照亮我的生命。
願理解「真實我」、「理想我」、「應該我」的距離,
調整期望,釋放負擔,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
明白真正的快樂來自於接納真實的自己。
擁抱自我,不因失敗而貶低自己,
不因社會期待而迷失方向,
在接納與努力之間,找到平衡。
無論世界如何變遷, 我的價值始終存在,
高自尊不是驕傲,而是相信自己值得,
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, 因為我是有價值的。
此刻被愛支撐,被光明指引
勇敢地走向自己最美好的道路。
Youtube影片連結 https://youtu.be/rYVQm452GXM
心理問題不同於生理疾病,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(準確的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)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,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、世界觀及情緒等。當面臨無法釐清的問題,如自我探索、生涯發展、人際關係、兩性情感、婚姻與家庭、親職教養等,或有情緒及心理上的問題時,核心轉化心理網的導引師可以協助您。
「核心轉化」的轉化過程是由內而外,藉由一系列簡單的、按部就班的練習,從表層探索至問題的根源,發現核心的本質,幫助我們改變想法、感覺、行為及反應,而且效果迅速。
歡迎您來電或利用線上諮詢功能與我們聯繫,核心轉化心理網祝福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