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自己,反轉為正面意圖 第八篇 謊言與真相
文/丁美月 核心轉化
說謊是倫理上不允許的,為何謊言卻又是很普及呢?。
春秋戰國軍事家孫武說:「兵者,詭道也」。軍事講究詭詐計謀之道,為求戰勝對手,可不擇手段,使用陰謀詭計。儘管誠實是普世價值之一,然以言語操縱他人,蓄意誤傳或誤導的行為,卻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中。
丹麥安徒生童話《國王的新衣》,描寫了群體與權威的謊言。有一個愛穿新衣裳的國王,命令王宮裡的裁縫師,做各種不同款式的新衣,裁縫師們很認真的工作,也沒辦法天天做出新奇的漂亮衣裳。兩位騙子裁縫師,聲稱能製造出是給聰明人看的,不聰明的人就看不見的新衣,國王穿著新衣,走到街上遊行,心想:「 我這件衣服是給聰明人看的,不聰明的人就看不見,這件衣服, 真是神奇!」
其實所有人看見的,是一個脫得光光、只剩下一條內褲的國王。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,承認自己是個笨蛋呀!就在這個時候,一個小男孩從人群中跑出來,指著國王大笑說:「哈哈!國王沒穿衣服!」。謊言的源頭是恐懼與自我否認,眾人集體配合的謊言,更有破壞力,孩子象徵純真與真實,是療愈與覺醒的起點。
佩茹是上班族,覺得生活沒有意義,不知為何而活?我針對佩茹探索,當她還在母親的肚子里時,常感知到母親強烈的情緒,母親和父親時常爭吵。出生時,母親看到佩茹是女嬰,想棄養佩茹。小時候,就「必須」配合父母的臉色,親吻別的大人,「配合」父母的要求,彈自己不喜歡的鋼琴,以博取掌聲及讚賞,要乖乖待在家裡不講話,否則就會有處罰。
因此佩茹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,重要的是符合別人的期望。長大後,都是父母或別人替她做決定,她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東西,覺得自己沒有動力、否定自己、懷疑自己,經常生病,成為吃藥的「藥罐子」,曾自殺未遂被救活。佩茹在原生家庭被迫養成「討好型人格」及「說謊以求生存」的習慣,這個「假我」成為她的保護傘,也是謊言的面具。
她騙別人自己過得很好,也騙自己沒什麼好傷心。直到她在夢中看見自己「掉進深井裡」,沒人聽見她呼救,她才明白:原來那個一直被壓抑的內在孩子,「從未被接住過」。透過深層療愈,她逐漸放下謊言,接納自己的脆弱,重新連結真實的情緒與需求,也逐步走出失眠與身體疼痛的困擾。
謊言不只是「語言上的欺騙」,更可能是一種生存保護機制,甚至是「防衛性扭曲」。在問卷、訪談、社群貼文等場合,我們常會過度「美化自己」,呈現社群媒體與當代的集體虛假現象,例如:強調自己重視環保,實際行為卻未必如此;在社群媒體上捏造故事,以獲得關注或同情,這叫做「社會期許偏差(social desirability bias)」。
那如何從謊言中,看到真相?謊言藏在細節,真相在行動中。可從動機、微表情、說話方式、找出矛盾、數據及行為記錄、內在直覺雷達六大方面來看。
一、要看破謊言,先要理解動機:
為了自保,避免尷尬或懲罰。
為了建立形象,讓人喜歡。
為了操控或操縱他人。
不是所有的謊言都來自惡意,有時是無意識的自我保護、習慣或自我欺騙。
二、觀察微表情與行為破綻,看出不一致的地方。
美國心理學家保羅·艾克曼(Paul Ekman)研究「微表情」多年,發現即使訓練過的人,也會在說謊瞬間流露出真實情緒,例如:恐懼、憤怒、羞愧等情緒。
列舉幾個行為破綻與不一致的現象:
當身體語言與語言內容會出現不一致。
說話語速突然變快或變慢。
避開眼神接觸,過度強迫自己直視,也可能是補償。
講話前吞口水、摸鼻子、拉衣領等壓力反應。
語言內容反覆、繞圈、細節過多或模糊,想掩蓋真相。
三、人在說謊時,語言方式會有些特徵:
過度否認:「我發誓我絕對、絕對沒有!」
自我抽離:說「那個人」而不是「我」。
閃避具體問題,轉移話題:「你不懂我的感受!」
時間線模糊或細節不一致。
四、交叉比對信息,找出矛盾或漏洞。
真相通常是穩定的,謊言需要被不斷修補。
把說過的話記下來,比對不同時間的版本。
問類似問題,看回答是否一致。
從第三方、證據或事實核對說法的真實性。
五、數據與行為紀錄
人會說謊,數據不會。觀察一個人的實際行為,例如:他上網搜尋什麼?錢都花在哪裡?常做哪些事?比看他怎麼說,更能看出他的「真實信念」與「真正渴望」。
六、內在直覺與情緒雷達
有時候感覺某人「哪裡怪怪的」,這可能是你潛意識在解讀「非語言」訊號。慢下來去覺察自己的身體感覺與情緒反應時,會更容易感受到人話語背後的真相。不是每個謊言都是邪惡的,有些是「沒人教我怎麼做自己」的傷痛。
讓我們一起來念「接納內在脆弱」祈禱文。
慢慢深呼吸,讓身體放鬆!
親愛的自己,謝謝你曾經努力保護我,
那些我說出的謊話,
是不是源自一種害怕?
怕不被喜歡、怕被拒絕、怕不夠好?
現在,我願意慢慢學習:
接納自己的恐懼、不完美與脆弱。
接納感受到的恐懼、羞愧、孤單與渴望,
這些真實的情緒,不再被我否認,也不再被我批判。
我看見這些創傷的語言。
是內在小孩在輕聲呼喚:「請看看我,請接住我。」
我願意溫柔地接住真實的自己,
即使會受傷,也願意勇敢地活出完整的我。
現在,我選擇與我的真實合一,讓我看見真相。
真理的陽光,不只是照亮我,
也陪我穿越黑暗,指引我回到光中。
Youtube影片連結 https://youtu.be/DVdMgYMLTaU
心理問題不同於生理疾病,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(準確的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)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,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、世界觀及情緒等。當面臨無法釐清的問題,如自我探索、生涯發展、人際關係、兩性情感、婚姻與家庭、親職教養等,或有情緒及心理上的問題時,核心轉化心理網的導引師可以協助您。
「核心轉化」的轉化過程是由內而外,藉由一系列簡單的、按部就班的練習,從表層探索至問題的根源,發現核心的本質,幫助我們改變想法、感覺、行為及反應,而且效果迅速。
歡迎您來電或利用線上諮詢功能與我們聯繫,核心轉化心理網祝福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