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蒞臨核心轉化心理網,您可以將文字轉換為 簡體中文 繁體中文

你的心停留在幾歲—找回受傷的內在小孩

文/丁美月 核心轉化

當你是一個小嬰孩,你是完美的,不必費力使自己完美,因為存在的一舉一動就是完美,知道自己是宇宙的中心,對自己的需求無所畏懼,也能夠自由自在真實表達感情,真正知道如何愛自己,沒有恐懼、憎恨、責怪,沒有「我不夠好」、「我不值得」、「怨恨別人的好」等困擾。

然而成長過程中,當傷痛發生時,隱藏深處,是心碎了的情境(感覺),有一部份的你,會破碎脫離而去,而這些「破碎的部份」,稱為「內在小孩」,「內在小孩」可能是小時候的不安、遺憾、夢想或當時認定的生存法則,這些沒有因年紀增加,或情境改變而有所不同,而這受傷的經驗,就深深烙印在腦海中,停留在當時,形成創傷記憶,如果這創傷事件而未加以適當處理,甚至未正視此問題,它會造成往後日常生活的不平衡及障礙

例如:有一位小女孩,她的媽媽生氣時會說:「都是妳,我才會活得這麼辛苦,早知道當時不要生妳就好了」。因此為了讓媽媽高興努力做家事,得到好成績,稍有不完美表現,就有罪惡感。
現在小女孩長大了,成為一個婦人,在工作上沒有難不倒的客戶,卻無法忍受先生的撲克臉,自己做錯了甚麼?孩子、家裡狀況也很好,為何不高興,與丈夫陷入冷戰?然而,內在小孩對於家人的臉色,一直敏感著:「一定和我有關」。

要想把受傷的內在小孩找回來,你必須為你當時拒絕他而道歉,整合受傷的內在小孩,就是道歉,跟內在小孩說:「我錯了,我現在帶你回來」。

每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、行動、生活負起責任,是否願意當下自覺?把媽媽的人生歸還媽媽,無須取走他人的功課,反而讓他們無法學習到功課。對自已的人生負起責任,做一個你想要當的女兒、太太、不因他人的言行而動搖,也能寬容的心對待他人。

當我們還在子宮裡時,我們愈認同自己和周遭環境,就愈會受到身心與情緒的需求影響,如果我們相信,我需要的快樂、安全、自尊,或其他事物,都是經由別人實現,這就會成一個大問題。

我們要求別人滿足我們的需求,正是孩提時代所做的事,希望爸媽滿足我們的需求。珍.尼爾森(Jane Nelsen)博士指出,孩童的兩大需求是歸屬感及確認自己的重要性,此兩項需求,很類似人類愛人與被愛的需求。

重生大師(Rebirther)桑德拉.雷(Sondra Ray)說:「我們過去與父親或母親的關係,會反應呈現在我們現在擁有的主要人際關係,除非我徹底澄清與父母之間的關係,我們就可能創造出自己所想追求的關係。」

關係如同一面明鏡,常常反映出我們的特質,或對關係所存有的信念,使我們有機會面對自己的脆弱,或發現自己的潛力,允許自己療愈過去的傷痛,讓自己成長,不必外尋找愛,給自己留一個愛的空間。

心理問題不同於生理疾病,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(準確的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)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,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、世界觀及情緒等。當面臨無法釐清的問題,如自我探索、生涯發展、人際關係、兩性情感、婚姻與家庭、親職教養等,或有情緒及心理上的問題時,核心轉化心理網的心理師可以協助您。

「核心轉化」的轉化過程是由內而外,藉由一系列簡單的、按部就班的練習,從表層探索至問題的根源,發現核心的本質,幫助我們改變想法、感覺、行為及反應,而且效果迅速。

歡迎您來電或利用線上諮詢功能與我們聯繫,核心轉化心理網祝福您。

推薦閱讀


留言回應


我要留言